台灣紅藜的正式名稱是台灣藜。

 

台灣藜的色彩繽紛,主要來自於甜菜色素,

台灣藜的原生品系,就有紅、紫紅、粉紅、橙紅、黃、橙黃等6種顏色。

322.jpg

31108.jpg

台灣藜耐旱耐貧瘠,生長期3到6個月即成熟,

在莖生長期和孕穗初期適當給予水分與肥料,生長期病蟲害較少,所以無須噴灑農藥。

台灣藜早期只有少量栽種在小米田旁,目的是防鳥、做綠肥、培養酒麴、釀造小米酒。

部落裡的長者,知道女兒懷孕了就開始種紅藜,收成時剛好給媽媽做月子。

31091.jpg

31090.jpg

2008年當時台灣藜批發價每台斤不到50元,短短不到10年,

台灣藜零售價格已高達每台斤600元。

根據屏東科技大學食品科學系蔡碧仁教授的研究,

台灣藜的膳食纖維是燕麥的3倍,地瓜的6倍,

具有8種人體必需的胺基酸,

鈣質是白米的50倍,

換言之,不必再補充鈣片,多吃台灣藜就好。

多數人對台灣藜的食用方式很陌生,

它有獨特穀香,炊飯時特別明顯,口感細粒鬆散,

很少單獨吃,經常與白米或其他穀類同煮。

31059.jpg

31062.jpg

崁頂部落是在關山鎮靠中央山脈的半山腰,居民99%是原住民,以布農族為主,

造訪崁頂部落,先學一句招呼語,「米呼米桑」在布農族是「你好」、「祝福」,也有「下次再來」的意思。

崁頂部落媽媽的私房料理,

去殼紅藜一杯,鮮奶一杯,外鍋半杯水,用電鍋蒸煮燜熟,放涼,再拌開。

台灣藜就變得如同西米露般粒粒分明,

再搭配甜湯、拌牛奶、煎蛋餅,或做成餅乾、飯、壽司、年糕都很方便。

339.jpg

31049.jpg

 

拉勞蘭部落Lalaulan位在太麻里的南端,

拉勞蘭是排灣族語,是指土地肥沃的意思。

是個很不一樣的排灣族部落,

部落原本位在香蘭山上,日治時期被迫下山來,

經過次的遷移到現在新香蘭,跟阿美族人混居在一起。

因此每年七月,新香蘭這裡會有阿美族豐年祭,也有排灣族的收穫祭。  

拉勞蘭部落則把台灣藜細磨成粉,做成蛋糕。

拉勞蘭部落堅持推廣原住民傳統耕法與友善環境工法的知識傳承。

不單是營養健康的品質保證,

部落直率的美味與自然的情感。

325.jpg

331.jpg

31045.jpg

台東農業改良場的陳振義博士的養生之道是吃十穀米,

組合內容是「五米三麥一仁一藜,各一台斤混合。」

分別是白米、黑米、小米、糙米、糯米、小麥、蕎麥、燕麥、薏仁與台灣藜。

31039.jpg

31051.jpg

31064.jpg

 

慈科大生技鑑於極端氣候造成糧食危機,

為了維持農作物多樣性,追隨老祖宗的智慧,

重新開啟曾被先民使用,但長久被忽略的作物,

積極開發它們的營養及經濟價值,復耕被遺忘的民俗作物。

357.jpg

31111.jpg

31113.jpg

慈科大生技有限公司 依據陳博士的十穀米組合延伸,重新詮釋台灣藜的渾厚情感,

於是將 台灣紅藜(脫殼)、台灣紅藜(帶殼)、豆漿粉(非基因改造)、

燕麥粉、有機蔗糖、蒟蒻粉、黑糯米粉、菊糖(菊苣纖維)、甜菜根粉、

高粱粉、甜玉米粉(非基因改造甜玉米、馬鈴薯粉)、薏仁粉、紅藻粉(海藻鈣)、

什錦穀粉(燕麥、小麥、大麥、紅扁、黑糯米、小米、黃豆、黑豆、綠豆、蕎麥),

再度虔誠合體,把厚實的大地親情與濃郁的紅藜轂香,融合成為完全營養的精力湯隨身包。

20160510紅藜高纖精力湯彩盒立體圖.jpg

不只提供高齡社會,獨居長者方便的膳食營養,

同時也便利忙碌的上班族,優質的飲食需求。

321 (2).jpg

333.jpg

31105.jpg

網址 …taoyuan-health.com
E mail …info@ taoyuan-health.com       hiromasa19501220@gmail.com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台灣紅藜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iromasa 的頭像
    Hiromasa

    妙華

    Hiroma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